智利共和國,面積756626平方公里。位于南美洲西南部,安第斯山脈西麓。東同阿根廷為鄰,北與秘魯、玻利維亞接壤,西臨太平洋,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,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。 人口1740萬。其中城市人口占86.9%。印歐混血種人占65%,白人30%,印第安人5%。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。在印第安人聚居區使用馬普切語。15歲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70.0%,信仰福音教的占15.0%。 由于國土橫跨38個緯度,而且各地區地理條件不一,智利的氣候復雜多樣包括多種形態,使得很難用一句話總結智利全國的氣候狀況。按照柯本氣候分類法,在智利國境內至少包括了七種主要的氣候亞類型,包括有北部的沙漠到東部和東南部的高山苔原和冰川,復活節島上的濕潤亞熱帶性氣候,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氣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氣候。全國大多數地區有四個季節:夏季(12月至2月),秋季(3月至5月),冬季(6月至8月)和春季(9月至11月)。 一、 礦業政策 智利礦業發展歷史較長,也是該國經濟的支柱產業,因此相關管理及法律體系較為成熟和完善,目前設計礦業的法律主要有《憲制礦業特許權基本法》、《礦業法典》、《外國投資法》、《外匯管制細則》、《環境法》等。而具體的礦業事務則主要由礦業部、外國投資委員會和國家環境委員會負責管理和監督。 二、主要礦石港口 1、 托托拉里約 位于阿塔卡馬省,港口規模不大,為CMP公司私人擁有的并經營的港口。該港口可停泊最大長度320m,最大寬度55m,最大吃水深度18.6m的貨輪。 2、 瓜亞坎港 位于智利中部太平洋沿岸。該港口主要的散雜貨碼頭長268m,前碼頭長214m,港區最大水深16.5m,可最大停泊11萬噸級貨輪。 |